
2022-07-12 22:59:12
智慧托育,未来可期
不少人以为,当前推行的托育服务就是三十多年前的“托儿所”。
这其实是非常大的误解。
时代在变革,科技在进步,托育服务也早已经升级换代。
就拿人民币来说,1978年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447万。
30年前的电视是黑白电视,现在的智能电视彩色语音可联网。
30年前的绿皮火车慢的像乌龟,现在复兴号快如闪电……
所以30年前的“托儿所”,跟现在的“托育”截然不同。
本质上都是看娃,而实际上内容相差巨大。
今天我们不讲育儿环境,不讲营养辅食,我们讲讲智慧托育新业态。
政策指引,“智慧托育”实至名归
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要发展智慧托育新业态。
事实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助推了传统托育向智慧托育转型。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正在改变育儿模式。
新生代宝妈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上的普及越来越高,对育儿知识的了解日趋丰富。
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家政服务式的育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年轻宝妈的需求,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智慧托育服务。
另一方面也为智慧托育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
5G技术、体感监测设备、智能化育儿床(育儿舱、育儿摇篮、育儿保温箱)、人脸识别、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快速发展,为智慧托育奠定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育儿APP、育儿专业知识平台等得到快速研发,为智慧托育提供了科学的软件基础。
智慧育儿的硬件和软件的完美融合,加速了智慧托育的快速发展。
智慧托育看“他山之石”
02
国内外的智慧托育实践为我国智慧托育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智慧托育得到很多工业化国家的重视。
日本非常重视将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信息技术(ICT)应用到3岁以下托育服务体系。
日本大力推进“区域IoT实施路线图”,将物联网(IoT)普及到所有托育机构。
并首次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纳入到第四个应对低生育率的行动纲要(2020-2024年),提出要在婚姻和育儿中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
此外,韩国、美国、欧洲国家等都非常重视智慧托育。
最近几年,我国托育机构的数字化进程快速发展。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托育机构的日常管理、入托测评、建档立卡、健康档案管理、晨检签到、喂药记录、接班记录、班级管理、育儿互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