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2 20:17:24
淮北相山:托育让父母不犯难,让娃娃“上好学”
随着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生了孩子谁来带的问题成为宝爸宝妈们焦虑的重要原因。相山区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覆盖面,全力打造形式多样的普惠托育照护服务机构。仅今年以来新增托育机构6家,新增托位520个,完成托育照护机构备案10家,分担年轻父母日间照料幼儿的部分压力。
多形式机构设置满足家长需要
截至目前,针对群众对照护服务时间、收费标准等不同需求,全区打造3种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照护服务机构,满足不同家庭入托需求,即: “社区式”托育机构,利用社区闲置用房向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家庭提供临时托、半日托等服务;“延伸式”托育机构,通过在幼儿园内增加托班的方式开展照护服务;“独立式”托育机构,只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是独立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机构。
相山区将普惠托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7家机构申报国家发改委普惠托育项目,共计660个托位,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60万元。出台2021年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奖补实施方案、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补助经费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完善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300元/生·年的标准,对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进行补助。
不同于早期机构,托育机构更加注重对婴幼儿的身体动作、认知探索、语言沟通、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进行全方位培养。
从入园开始,凡事要排队,进出教室、洗手、上厕所,井然有序;进入阅读区、区域活动区,在老师的帮助下练习穿脱鞋子、衣物;游戏完毕尝试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吃饭坚持自己拿勺子,哪怕有饭粒掉落,也不能靠喂……点点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全方位为3岁以下幼儿身心发展,充分衔接幼儿园生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结合实际拓展服务,各托育机构既有针对较低龄的“一对一”照料,也有开展蒙氏教学等特色课程。每一天,孩子们都对接下来的托育园生活充满企盼和向往。
完善精细管理成当前重心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更是落实中央三孩生育政策的重点配套支持措施。相山区继续坚持普惠优先、模式多元的基本思路,强化综合监管,不断提升托育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力促托育机构高质量发展。
按照职能分工,对照护服务机构的安保、房屋设备、构造设施、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等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各街道牵头实施综合监管,协调区域内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医疗机构等,掌握照护服务机构工作开展情况,织密监管网络。
卫健委联合人社、消防等部门,对已在岗的托育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对于新进入的托育服务人员强调正规的岗前培训,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学习,强调“耐心、热心和爱心”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理念,注重培训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用好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工作,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服务,用心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