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1 22:04:41
托育迎来发展风口
随着新冠疫情再次爆发,很多托育机构面临停止线下服务、没有营收但又必须支付场地租金和人工成本,由此引发一系列托育机构生存发展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托育扶持政策,为促进托育服务事业发展蓄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托育服务行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让托育从业人员在服务模式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作为托育机构该如何顺应国家政策,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下抓住发展机遇,是每一个园所投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01 国家利好政策强势助推,早幼托市场迎来新机遇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托育元年”的帷幕。
为了应对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托育机构相关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导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教机构、亲子园等,暂停开展线下培训活动,鼓励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供服务。”
为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4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积极培育与壮大“互联网+托育”等消费新业态。
此次国家鼓励开展“互联网+托育“的新型消费业态,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婴幼儿照护知识的宣传上,婴幼儿家长以及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更科学、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理论;另一方面,体现在托育机构之间可以进行行业间的交流,从不同维度进行信息共享,共同促进托育行业的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互联网+托育”的服务模式将成为托育行业发展的主流。
02 探索“互联网+”:技术赋予早幼托产业以创新想象力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儿童学前教育历来是国家高度重视的系统工程。国家把目光聚焦到0-3岁阶段孩子的教育发展,在短时间内连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早幼托产业朝着更加规范化、有序化方向迈进的决心可见一斑。
如何让托育、早教更加亲民化、更符合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实际需求,同时为孩子提供更为多元化、更具寓教于乐效果的教育方式,也考验着广大早幼托教育行业的从业者。
面对教育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早幼托产业的普惠化、在线化、信息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行业从业者必须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应对。
而最为关键的是,市场上需要针对这一全新模式的入局者与践行者,通过对“互联网+”模式的持续探索,赋予早幼托产业以创新的无限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