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11-24 21:05:57

我国托育机构入托率仅为6%左右,如何实现“幼有所育”?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0岁至3岁婴幼儿有3700多万,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有较强烈的入托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共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数万家,但托育服务总体供给依然不足。超过九成的机构是民办机构和营利性机构,服务对象以2岁以上婴幼儿为主,收费价格相对较高,各地区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托育服务机构入托率仅为6%左右。”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育儿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市场需求强烈、持续走热的托育行业,如何更健康发展?


成本过高


托育价格难以下调


“根据相关调查,2021年我国全日托平均托费为2700元每个月,一线城市不少高于7000元每个月,远远超过一般家庭可负担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破瓶颈


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很多托育服务机构负责人都表示,缺少专业人才是制约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民政部直属高等职业院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近年来分别设立早教专业和家政专业,并设置了婴幼儿生理卫生与保健、婴幼儿照护、婴幼儿艺术启蒙、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等一系列理论基础课与艺术技能课以及专业核心课。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教师周扬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0岁至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能对婴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以及艺术启蒙相关的早期教育。”


日前,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等要求,旨在逐步完善托育人才培养体系。


政策支持


满足群众托育需求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托育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闭园之后几乎没有收入;另一方面,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还需照常支出。


今年1月下旬至2月初,西安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协会依托各地托育行业协会、托育头部企业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托育机构的线上问卷调查。协会会长任立介绍,调查显示,当前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相对较弱,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较为困难。受访托育机构中,15.52%的建园资金来源为政府定向支持,25.99%为贷款。10.83%的托育机构向金融机构申请过融资或贷款,但未能获批。仅5.42%的受访机构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75.81%未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受访托育机构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家长送托意愿”和“卫生医疗机构支持”,“减税降税、延期缴税”是民办机构当前的迫切需求。


据协会调查结合官方统计,截至2022年7月底,西安市现有可查托育服务机构616家,从业人员12320人。其中家庭式托育点60家,民办纯托育机构335家,幼儿园下沿221家。


“政府针对托育服务机构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比如市卫健委组织托育机构园长及从业人员专项培训,目前已培训230名园长、160名从业人员;市发改委联合市卫健委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我市备案通过的托育机构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居民价格;市教育局加大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近三年来在全市中职学校培养托育服务类专业毕业生4738人等。”任立说。


广东省婴幼儿照护与早期发展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冯荔雯告诉记者,2022年,广东有注册的托育机构约计6000多家,大部分为中等规模为主,平均收费2500元至4000元。“目前,广东已明确将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并综合运用土地、住房、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同时,还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带头引领全省用人单位广泛开展普惠托育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托育需求。”冯荔雯说。


济南高新区则积极发展形式多样、运营规范的托育服务,力求破解托育服务机构“运营苦”难题。济南高新区发展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实践中针对不同模式采取不同支持措施,努力为婴幼儿照护工作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服务。比如针对独立实体式,鼓励支持企业单位和个人依法举办独立托育实体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服务;针对社区嵌入式,支持品牌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将优质服务资源、服务理念和管理标准向社区延伸和渗透;针对连锁辐射式,鼓励支持优势突出、经验丰富的单位和企业组织发挥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