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10-15 17:34:34

婴有所“托”!国家多举措为有婴幼儿的家庭“减压松绑”

2021年,全国有0至3岁的婴幼儿4200万左右,其中1/3的家庭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实际入托仅为5.5%左右。为减轻养育负担,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婴有所“托”提出明确要求。


对于家长来说,最关注的还是托育机构的安全问题。无论是环境设计还是应急预案都要充分考虑婴幼儿的特点。


托育机构应提供科学 规范照护服务


2021年,《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出台。按照大纲要求,托育机构保育工作应当遵循婴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婴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目前,这一指导规范已成为各地托育机构的保育指南。


福建省国资教育(东街)托育园是福建首批省级普惠托育示范点。在这里,从早上入园晨检开始,孩子的体温等数据就进入到互联网系统,保育师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看到,并且继续记录孩子的饭量、精神状况等,通过App向家长发送每日报告。


一位“80后”托育机构创业者的苦与乐


托育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开拓这一新兴产业。在实际操作层面,创业者会面临哪些困难?地方政府又想了哪些办法来引导产业积极发展?


2020年12月,长沙市出台实施意见,鼓励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采取提供场地、减免租金、补贴运营经费等措施,加大对社会力量开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支持。经过多方协调,王艳春依托社区提供的免费场地开办起普惠性质的托育机构,仅房租每月就可以减少1万元成本。周边家长的纷至沓来让王艳春看到了希望。


支持多元供给 “托”稳家庭幸福


今年5月20日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为有0至3岁婴幼儿的家庭“减压松绑”,增加多元供给,各地也在积极探索。


江西吉安市妇联在全市开办的第一家公办婴幼儿园,一个月保育费和伙食费为1300块钱。这里的保育员老师都是大专以上文凭,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


江西吉安市妇联主席 陈继红:下一步我们也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扩大招生规模,尽量满足托育需求。


在江苏苏州市,为鼓励在同一县域内的一家示范性托育机构带动多家嵌入式社区普惠托育点共同发展,提出了“1+N”托育服务模式,对已完成登记和备案的托育机构,可不需要注册分公司,直接办理“经营场所备案”。


南京等多地还通过财政补贴、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税费优惠等多项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培育发展社区服务型、社会举办型、托幼一体型、单位服务型、医育结合型等各种模式的托育服务。


提出多种措施 继续增加多元供给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2020年的1.8个提高到2025年的4.5个,要求完成600万个托位数,并增加婴幼儿照护人才200万名。为增加多元供给,《“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还提出,将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设施,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家庭育儿指导服务。


“专业”照护亟待加快托育人才培养


伴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和鼓励托育行业发展的政策,整个托育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相关专业人才缺口还很明显。


贵阳幼高专是贵州最早开办早期教育专业的院校,从业人员需要通过特设课程的学习来掌握专业技能。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负责人 陈畅:家庭教育在0-3岁宝宝的成长中是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开设了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婴幼儿的情绪是要得到老师重点关注的内容,我们要求学生建立“以养为主,教养融合”的理念。


贵阳幼高专现有早教专业学生534人,招生规模已经从最初的1个班扩大到了现在的4个班。学校依托自己下属的实验幼儿园等多家幼教机构,建立实训基地,教学与实践结合,促进产教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 罗丰:学校的专业是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毕了业以后,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很好的实习平台。


鼓励开设相关专业 持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贵州省开展婴幼儿托育的幼儿园以及民营机构目前有1617家,其中54家获得中央预算内项目补助资金5020万元,涉及5020个托位。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加快培养托育、护理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有关人士建议,应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有基础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师资队伍。指导地方中职、高职学校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等专业,持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