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15 17:24:43
东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论道托育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新模式
7月16日,金职大讲堂开启“托起跨国教学之桥,共话托育发展新未来”特别课程,东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保育实践政策研究中心野泽祥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严平副教授跨界合作,共论托育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新模式。
据了解,此次讲座是金职大讲堂打破国际壁垒做的一次全新尝试和探索,旨在立足新形势、新风向下的国内外托育行业现状,以培养复合型托育人才为目标,搭建国内外教师沟通交流的桥梁,并吸收借鉴好的经验及成果,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严平副教授率先以《托育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就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托育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行业发展前景四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讲解。严平副教授提到,由于育儿负担的加重以及人户分离家庭的增多,社会急需0~3岁婴幼儿照护人才,因此托育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应包括婴儿保育0~2岁、家庭社区育儿支援、安全保健卫生对策等八大版块;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必修+选修(拓展)三个部分,其中必修课程应体现出3W体系,即WHAT——做什么、WHO——为谁做、HOW——怎么做;课程实施需在师资及教学资源保障、专业特色及精品课程建设、短期培训的射程、课程标准和实施的规范性等方面努力。
严平副教授认为,要快速填补托育专业人才缺口,可采取托育人才培养的“1+X模式”:其一,优化1+X幼儿照护证书课程体系,可助力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期实现,适应0-6岁托幼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二,岗后培训体系的1+X证书制度模式。以1+X幼儿照护证书为基础,构建技能提升+专家型人才打造的多样化培训体系。
共话托育 国际联动篇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解决劳动力不足与托育难题,近年来,日本采取的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托育的供需矛盾。为充分借鉴其优秀经验,本期特别邀请了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院保育实践政策研究中心野泽祥子教授以《托幼机构与政府、社区、家庭的协同合作:日本的实践与启示》为主题作专家授课。同时为解决语言差异,现场还实行中日文同声传译,将课程内容实时翻译成中文传送到听众的耳机中。
野泽祥子教授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对托育政策背景,政府实际举措以及如何发挥园所的专业性,为社区、家庭提供支援和服务作了深入剖析。并提到,凡是提供育儿交流场地、育儿咨询及支持服务、社区育儿信息、育儿相关研修机会的育儿中心或托育园所,每年能获得约42万人民币政府补贴,3万人民币房租补贴等。据了解,2020年,日本共有7700所面向社区提供服务的育儿中心,数量接近政府提出的1万所目标。
“日本有很多幼儿园和保育园,会面向所在社区的孩子和家长开展社会实践,既能增进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还能向有专业知识或有经验的老师和妈妈一同探讨育儿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烦恼。一些有特色的园所,还会开设咖啡厅来满足家长的需求。”
最后,野泽祥子教授在线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讨论区热火朝天,两国教师深度交流、倾心分享,共话托育行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此次跨国合作,以更广的视角、更宽的眼界,让院校教师认识国内外托育前景,充分吸收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赋能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