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09-22 21:35:38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十年来,上海教育公平扎实保障,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服务贡献持续增强,综合改革迸发活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上海在统筹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的同时,重点以建设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的示范区作为抓手,综合施策。


上海高校创新建设“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形成“一校一课一特色”,在全国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出近20部原创校园大师剧,2000多家社会场馆成为“实践课堂”。


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 优质均衡


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根本之策在于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这些年,上海坚持抓基本办学条件和内涵发展均衡同步发力,多措并举促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


围绕办好家门口的学校,重点遴选128所相对薄弱公办初中,实施“强校工程”;围绕缩小校际办学差距,出台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实施方案,建设了57个紧密型学区和集团;通过推行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和民办学校“超额摇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焦虑,优化了义务教育生态;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与实施更科学,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更丰富,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压减。


打造托育服务“15分钟生活圈”,上海“十四五”将新增200余所幼儿园


0-6岁是最柔软的群体,这些年,上海将“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加强推进,着力供给高品质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思路,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基本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


据统计,全市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1151个,提供托额5.3万个,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占比近60%;到2022年9月,全市已有856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占幼儿园总数50.6%。


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高校创新策源和服务社会能级不断提升


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方面,高校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激励下,上海高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创新策源和服务社会能级不断提升。


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全市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国家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上海高校学术学位点从331个增至508个,增加53%;专业学位点从145个增至385个,增加165%;


在科技创新方面,上海高校牵头建设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300余个其他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牵头获得全市70%左右的国家科技三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