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1 16:57:55
托育行业是否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随着三胎政策的推进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托育需求增长迅速,托育产业一度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热门项目。
在k12教育被严格监管打击下,托育能够成为下一个风口呢?我们将从下面五点进行分析。
01、国家政策引导
2021年1月12日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了《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睡眠、生活与卫生习惯等保育重点工作提出目标和要求。
《指导大纲》指出,托育机构保育是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解决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的问题,5月份中央召开会议宣布推行三胎政策。
随着三胎政策的推行,托育等相关配套支持措施也会被大力推行。
托管服务完善,性价比高将很大可能推动新生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缓解人口结构矛盾。
02、供求需求较大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3岁以下儿童平均入托率为34%。
而我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5.5%,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据调查,在已生育一孩不打算再生的母亲中,有60%以上是出于孩子无人照料的原因,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
在三胎政策之下,婴幼儿人口体量增加,将直接导致托育幼教行业需求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市场将会有非常大的扩张空间。
03、教育观念改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孩子教育上,中国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科学证明,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的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多的人愿意把孩子留在城市里接受教育,而不会再选择留在乡下家中让祖辈来带。
并且随着80后,90后新一代父母科学养育的观念越来越深入,其与家中祖辈照料孩子的理念存在一定出入。
所以,新一代的婴幼儿家长对托育需求越来越大。
04、女性独立意识觉醒
近些年,我国女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而女性一旦完成生育,很难在家庭中摆脱培育孩子的主要责任。
当代女性大多追求经济与人格独立,事业发展意愿和生育意愿间出现矛盾。
托育能极大缓解这种矛盾,让女性能够重返职场。
根据调查显示,76%的女性表示在孩子出生后,更倾向于送到托儿所等机构而非亲自带,
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不想成为“全职妈妈”,更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
所以,托育对于很大一部分家庭来说,是刚需。
05、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机构环境方面
装饰材料:
选用绿色环保、可维护可更换,包容性比较强的材料,地砖的铺设上添加一层防滑地垫或地毯,防止幼儿滑倒摔伤;
门窗设置:
幼儿需要时刻的关注,在门窗设计观察口,便于教师观察;门把手尽量安置在高一点幼儿碰不到地方。窗子要加装护栏,防止孩子翻窗。
安全护角:
幼儿多喜欢玩耍奔跑,空间尖锐的转角部分可倒成圆角,或者加上防撞条,以防止磕碰受伤。
教师配备方面
人员配备:
托育机构应当配备齐全育婴员、保健员、保育员、营养员、等从业人员。幼儿数量应与从业人员数量之间保持合理比例。每个班级保证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来看管。
人员资质:
从业人员应具有从业资格证,托育机构专职负责人应当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员四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工作6年及以上的经历。
人员管理:
加强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职后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职级评定等制度,并按规定组织从业人员继续参加教育进修活动,不断提高托育服务队伍的素质。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市场商业托育需求也不断增加,未来专业化科学化的托育机构的增量空间十分可观,专业养育并教育3岁以下儿童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胎政策开放为托育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的同时,
托育机构也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通过专业科学的教育观养育观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抓住这次机遇,站上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