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08-25 21:58:24

三孩的恐惧,到底来自哪里?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暑假期间,写字楼里的小孩变多了!

 

这种小孩陪同上班的现象,是家长们无奈的内心写照。

 

可能相对人性化一些的公司/企业还好,能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让员工兼顾无人看管的小孩。但若是要求比较严格的公司/企业,可能就要让身为员工的家长们陷入分身乏术的困境了。

 

毕竟,在很多公司的制度里,是找不到能让小孩陪同上班的理由的。

 

这也是,在国家大力倡导生育的背景下,家长们所面临的一种现实尴尬。

 

不过,值得很多家长庆幸的是,神兽们马上要进了。

 

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

 

小孩陪同上班,看似只是少数家庭、阶段性妥协的外在表象,但在更深层次中,已经是一个关乎愿不愿意生的普遍性问题。

 

在国家卫健委本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普惠托育服务的相关问题时,国家发改委出席发布会的副司长表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

 

据其介绍,国内调查显示,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服务对于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显的作用。

 

同时,发布会上还透露,截至2021年底,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是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在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中,又一次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单独列出,作为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工作部署。

 

在具体的内容中,从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三个维度,来支持托育服务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措施中有提到,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昆明市发布的《2022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22年工作的安排,就有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相关配套措施的提法,并计划通过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切实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明确今年新增婴幼儿托位3000个、建成40个社区老年幸福食堂的年度目标。

 

全国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生育三孩

 

17部委出台的《指导意见》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之外,还涉及到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等6个方面的众多举措。

 

单纯拿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661436059100446.jpg

图源《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

 

虽然《指导意见》仅从大的层面框定了生育支持措施的方向,但涵盖财政、税收、保险、住房、休假、就业、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于各地细则的出台与实施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在《指导意见》发布后,河北定州发布新政,鼓励二孩、三孩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二孩家庭在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基础上可额外最高增加10万元、三孩家庭可额外最高增加20万元,每个家庭仅限使用一次。

 

此外,河北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三孩优生优育指导门诊建设。

 

最新消息显示,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也将出台二孩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三孩每月每孩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3周岁的相关政策。

 

而早在去年开放三孩,以及鼓励三孩政策的引领下,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比如,去年7月,攀枝花出台政策,对生育二三孩的家庭每月补贴500元,直到孩子3岁。

 

而甘肃临泽的做法是给出真金白银的补贴,不但孕妇补贴生育津贴,而且二孩、三孩家庭每年还将享受不同金额的育儿补贴,直至3岁。同时,针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购买住房时最高可享受4万元的政府补助。

 

从出台支持生育政策的城市来看,虽然政策的着力点不尽相同,但在鼓励生育这件事情上,却也不含糊。

 

在昆明,你愿意生三孩吗?

 

开放三孩,鼓励生育的背后,其实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而进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

 

2021511日,伴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基于数据反馈出的人口问题开始引起多方关注。

 

20215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由此,开放三孩政策,承担起了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的重要使命。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一财经结合七普数据统计,在纳入统计的35大城市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最大的是南通,比例达约22.67%,是我国老龄化相对严重的城市之一。

 

从昆明的情况来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约10.49%,人口老龄化现象不算突出。但不容忽视的一个情况是,昆明15-59岁人口占比达到约70.62%,在35个城市中,位居前列。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昆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局面。

 

从应对来看,云南省已有针对性地修改了《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通过对育儿假、婚假、生育假、陪护假等进行增加/延长的方式,强化着鼓励生育、为生育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

 

而昆明本地,虽然如前述城市那样明确相应的生育补贴,但在相关的发展规划中,也能看到精准实施购房倾斜政策的影子。

 

比如,在今年4月公布的《昆明市十四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多子女家庭,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满一定年限,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适度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当然,鼓励生育只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方面。积极引入人口,提高年轻人的占比,进而增加整个城市的活力,对于破解人口老龄化也有巨大的帮助。

 

显然,今年以来昆明提出的产业立市就有这样的意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增加就业来提高人口活力,进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吸虹效应,达到改善人口结构的效用。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如果政策足够友好,普惠托育服务足够完善,在昆明,你愿意生三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