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08-22 22:14:18

破解普惠托育和学前教育难点 规范体系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2021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作为《决定》的配套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于816日发布,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家庭后顾之忧。

 

《指导意见》从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提出几十项具体措施。在很多地方,孩子的托育、学前教育耗费精力多、经济成本高,实行普惠托育和学前教育,有利于缓解不敢生、不想生问题。

 

不过,专家指出,普惠托育和学前教育目前进展不一,且自身发展亟需理顺机制,普惠托育需要完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普惠学前教育需要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托育标准规范体系

 

《指导意见》提出,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2020-2022年,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持续开展了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推动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据新华社报道,十四五时期正是发展普惠托育的窗口期。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显示,这一时期出生人口会比十三五平均每年少200万以上。这正好为合理调配幼儿园学位和托位、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

 

今年初,各地陆续发布未来几年普惠性托位建设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北京、上海、天津、江西、青海等省份近日发布的指标,均为每千人口托位数不少于4.5个,广州市提出到2025年达到5个,浙江省提出今年新增托位5万个。

 

但是我国现代托育服务体系毕竟是从无到有,起步较晚,这两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2021年底,每千人口托位数是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有一定距离。8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说。

 

对此,《指导意见》从增加供给、降低成本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举措。《指导意见》提出,2022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加快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

 

《指导意见》还提出,十四五时期,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建设补贴,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基金,向托育行业提供增信支持,落实疫情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等。

 

普惠托育,是大多数家庭的需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化托育机构每月收费在6000元以上,很多家庭难以负担。

 

817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说,普惠,就是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发展公办托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来投资,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建设社区服务网点,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向下延伸2-3岁的婴幼儿,通过以上多种渠道,鼓励多方参与,有效扩大普惠性的托育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