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08-22 21:30:06

中产家庭的托育焦虑:爆雷跑路频上演

爆款电视剧《三十而已》有个名场面,为了拿到优质幼儿园的入场券,女主人公顾佳不仅搬进了高端小区,还要和同所学校的家长们搞好关系。

 

文艺作品往往是现实的折射。如今,家长的育儿焦虑下探至0-3岁。近日,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介绍: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

 

与此同时,托育行业爆雷、欠款消息不断,家长对优质托育资源的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托育机构也面临成本高企、盈利困难的问题。

 

上海教育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16个区每个街镇实现1个普惠性托育点。

 

私立托育机构价格高、公立普惠园供给不足是目前家长们遇到的普遍问题。上海市场以营利性质的托育机构为主,公立托育所的覆盖数量较小,其中私立托育机构按照价格分为高中低三类,高端托育机构往往超万元,中端机构的定价为5000-8000元,即便是低端托育机构的价格也不低于3500元。

 

地方统计局、人社局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平均工资为13876/月,上海市平均工资为11396/月,双职工家庭月收入在2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把孩子送进一家中端的托育所,至少要花费一个家庭25%的收入。

 

对于家长来说,没有完美的托育机构,需要在价格、环境、师资水平、课程体系等多个维度反复权衡利弊。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21年全国有0-3岁婴幼儿4200万左右,其中1/3的家庭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实际入托仅5.5%左右。

 

今年以来,爆雷事件接连在多家早教品牌上演。近日,知名早教机构七田真传出上海、福建、广州等地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也是在8月,金宝贝重庆校区、上海子藤托育和美吉姆的关店通知,再次让一批家长的高额学费打了水漂。

 

时间回到3年前,2019年被称作早教元年。这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托育机构实行登记备案制度,曾经处于灰色地带的托育行业终于得以扶正。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年有14起托育相关机构获得融资。

 

尽管上述倒下的机构,往往将疫情反复作为关店原因,但托育园盈利难的问题早在疫情前显现。广证恒生发布的《2020年托育行业白皮书》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1月至10月就有26家机构的上百家托育园关闭。

 

除了早期成长起来的早教机构,越来越多幼儿园也包揽了托育的生意。这两年市场竞争很激烈,普惠园和私立幼儿园的招生年龄下沉,之前都招收3岁以上的孩子,现在招收1.5岁以上的孩子,早教培训机构很难干过幼儿园,后者已经占领了3-6岁的市场,想要往前接纳生源要容易得多。

 

另外,极度依赖线下场景的托育机构是重资产模式,人工和租金成本的高企容易导致托育机构陷入现金流压力。

 

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托育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仍是一道长期待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