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启智慧场景新时代

了解详情

2022-08-08 19:58:29

今年两会与托育相关、最重要的14条提案议案!

托育服务主要是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的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的社会化育幼服务,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至今关于托育服务的话题的热度不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意在解决当前面临的托育需求,促进行业发展。下面我们一起听听代表们的声音。

 

一、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1

 

政府工作报告:3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2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给予重点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引导各类托育服务向社区延伸。

 

3

 

全国政协委员刘林:建分级分类服务,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普惠性托育和市场化托育都要有。

 

社区托育·公办民营

 

1

 

全国政协委员马立群:加大社区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力度,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推进普惠型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婴幼儿照护的可及性。

 

2

 

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贤:依托公办机构兴办一批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托育机构,满足普通收入家庭需求,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选择一些办园时间长、基础条件好、办园过程规范的托育机构,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机构,为各类婴幼儿照护机构的建设树立标杆、提供样板。

 

3

 

住晋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放大作用,积极参与国家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加大普惠托育机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通过场地和硬件支持、购买服务等,支持专业服务机构依托社区加强网点建设。

 

加大托育人才培养

 

1

 

全国政协委员于鲁明:参照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建立托育服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托育从业人员实行准入制,并建立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黑名单制度。要加强托育服务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院校、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合作,订单式培养优秀合格的从业人员。

 

2

 

全国人大代表罗卫红:加快托育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以法律形式规定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应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加快婴幼儿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

 

3

 

全国政协委员许亚南:建议加大家政、养老、托育等社会民生紧缺人才培养力度。首先要构建政府主导、产教融合、社会支持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再次,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4

 

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今年我的提案主要集中在教育上,关于普惠式托育教育的服务体系建设。三岁之前婴儿的教育抚养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民生问题。要鼓励一些市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托育的服务当中去,把育婴师的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去。

 

健全托育法律规章制度

 

1

 

全国人大代表罗卫红:制定《婴幼儿托育保障法》,要用法律保障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普惠性与可及性,让普通婴幼儿家庭能负担得起托育服务;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托育机构的设置标准和规范应与社会托育服务的需求相适应等。

 

2

 

全国人大代表孙伟:建议健全规章制度,推动托育服务走向安全化、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托育服务全过程监管,明确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管理,完善机构设立许可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正规教育体制;建立体系完备的财政激励机制,充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托育行业,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统筹托育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解决好物往哪里安的问题。

 

育儿假、照护费用个税扣除

 

1

 

政府工作报告: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2

 

全国人大代表仪爱文:研究制定育婴假制度,育婴假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之中选择一位负责照护养育婴儿,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交换,可规定家庭成员育婴假总天数不超过2年或3年。

 

以上为2022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托育问题的密切关注,一方面传递了托育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托育、鼓励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完善托育机构支持政策、加强托育人才培养、真正让家长得到实惠的育儿假及个税扣除等。